1. 首页>>商讯

千万月流水乙男手游创始人打造3D AI女友,PV刚上线、估值已破亿

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白鲸出海 (ID:baijingAPP),作者:李爽,编辑:殷观晓,创业邦经授权转载。

视频中的 AI 女友不仅呈现了相当细腻的 3D 建模效果,语音交互自然,还能通过摄像头权限“抓包”没有好好工作而偷看自己的的用户,把娇嗔演绎得惟妙惟肖……在一众主要基于文本交互的 AI 社交产品中,「EVE」很不一样,不到两天,这支预告片在 B 站上的播放量就已突破百万。

有人说,这是性转版“恋与深空”。

图片

也有人在这一刻终于理解了爱上电脑的痞老板。

图片

「EVE」将自己定位为“首款 3D AI 伴侣”产品,来自一家名为自然选择的公司。企查查信息显示,自然选择成立于今年 2 月,注册资本 1 万元,法人代表为连续创业者张筱帆,他曾在男性向恋爱手游赛道上有多次尝试,转做 AI 女友并不算完全跨界。自然选择在近日完成了头部美元基金领投的天使轮融资,在没有任何产品正式上线的情况下,估值就已超过了亿元人民币。

珠玉在前,曾打造流水破亿的”乙男游戏”

除了这支预告片,目前并没有有关「EVE」的更多公开信息。不过在自然选择的招聘页面,我们看到了「EVE」直接对标的是「Her」,这家公司也呈现了对于“AI 陪伴”相当浪漫的理解:

我们认为所谓“陪伴”是“有一个人陪你一起面对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”;所谓“灵魂伴侣”是那个和你实现超级对齐(Superalignment)的人”。通过技术+艺术的有机耦合,我们尝试逼近「Her」级别的真实陪伴体验。基于亿级独家语料,我们自研了情感陪伴场景下的对话大模型-Vibe、记忆大模型-Echo;结合上层的实时内容推荐系统、多模态交互系统、3D 互动玩法等,共同构成了我们心目中合格的“陪伴”。

基于亿级独家语料的对话大模型-Vibe,对应了「EVE」语音交互的能力;而在记忆大模型-Echo 的帮助下,预告片中的「EVE」记住了用户“健身 3 个月”的小目标,会推荐他晚餐吃沙拉而不是火锅;交互上的进步,除了上文提及到的「EVE」让赛博老婆第一次“长了眼睛”,能够主动发起对话之外,用户还能以点触的方式与「EVE」进行互动,以诠释“「Her」级别的真实陪伴体验”。如果预告片呈现的是实机效果,对于现有 AI 陪伴产品来说的确是挺大进化的。

图片

「EVE」交互效果

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很多人对「EVE」抱有更高预期的原因,也在于创始人的过往经历。企查查信息显示,创始人张筱帆名下共有四家关联企业,处于存续状态的仅有两家,一为游戏公司终极幻境,二是 AI 社交初创自然选择。前者专注在男性向恋爱游戏的开发,代表作是被称作首款男性向恋爱养成手游的《奇点时代》。

图片

《奇点时代》TapTap页面

这款游戏融合了卡牌、模拟经营、AVG 在内的一系列玩法,从上线之初的一系列宣发来看,《奇点时代》的野心是成为“乙男游戏”标杆。虽然最终《奇点时代》更多吸引的是二游玩家群体,并未实现如《完蛋!我被美女包围了》在大众层面上的破圈,但是在商业化、玩家口碑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。

《奇点时代》国服于 2023 年 4 月正式上线,上线首月就斩获了 3000 万人民币月流水的成绩,Gamelook 援引第三方数据显示,其发布以来全球累计预估收入在 1.5 亿元以上,目前还有 1000 万元左右的月流水。再说玩家口碑,虽然在测试期间,《奇点时代》曾因开局 NTR(主角的伴侣被其他角色夺走)桥段设计陷入争议,一度被恶评攻陷,但是随着深入核心主线,游戏的口碑已经一路回升。目前《奇点时代》TapTap 评分已回升至 8.0 分的良品线,AppStore 评分也有 4.6 分。

图片

《奇点时代》海报

彼时,对男性向恋爱手游的讨论还是在 “不被大多数发行看好”的语境下进行的。虽然已有 GalGame 这样历史悠久的游戏品类,但是大多体量小、常以买断制的方式实现商业化,迟迟未能如国产乙女游戏一般,出现一款长线运营的精品商业化游戏。作为《奇点时代》创始人,张筱帆的独到眼光,以及对于男性向恋爱游戏的品类理解和累积的运营经验,无疑也为「EVE」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。

头部产品难觅踪迹,更隐秘的“AI女友”?

相较于《奇点时代》切入的“小众品类”,瞄准 AI 女友的「EVE」可能是在更广泛的共识下创立的,但笔者依旧倾向认为还没有出现一个与「EVE」完全对标的竞品。

图片

GoogleTrends数据显示,过去一年“AI女友”的搜索

热度大概是“AI男友”的4倍|图片来源:GoogleTrends

在当前的 AI 社交领域, Character.ai、Talkie AI 在内的头部产品其核心提供的实际上是类似“角色扮演”的游戏体验,而非陪伴,更多吸引了钟情故事、幻想的女性用户群体,男性用户也不太会是主体,在此前文章中我们也有过类似观察。(详情可见《百万DAU的AI社交App,正偷偷抢走乙女游戏的饭碗?》)

图片

用户端也有Character.ai女性更多的观察|图源:Reddit

即使是印象中男性用户可能更感兴趣的 NSFW 成分 AI 社交产品,也依旧是女性用户更多。如在最新一版的 a16z AI 产品 Web 榜单中位列 Top6 的 Janitor.ai,其创始人 Jan Zoltkowski 介绍女性用户占比大概达到了 7 成;位列 Top11 的 SpicyChat,男性 AI 角色数量大概是女性角色数量的 2 倍,同样意味着更多的女性玩家;一直到排名相对靠后的 Candy.ai 和 Crushon AI 才呈现出男性用户更多的画像……如果结合“AI 女友”的高搜索量来看,男性用户似乎在部分头部产品的分布并不显著,他们的存在的确比预想中的要分散、隐秘。

图片

最新一版的a16z AI产品

Web榜单,AI社交产品用红框标出

某种程度上来说,真人依旧是“AI 女友”的有力竞争对手。不久之前成人网站 OnlyFans 年入 66 亿美金吸金能力超过 OpenAI 的消息传遍全网,虽然有一部分 AI 的加持,却还是又一次验证真人荷尔蒙的强大驱动力;还有通过 AI 分身年入 4 亿元的美国女网红 Caryn Marjorie,用户对真人网红有长时间的了解基础,加之真实存在,颇有想象空间,与随机刷到一张 AI 美图和几句描述就开始聊天的心路历程完全不一样。此外,我们关注到外媒报道中一个相当有趣的数据,Business Insider 对话了 10 位 OnlyFans 创作者有 9 位都表示,和粉丝交流不止于性,还会聊家庭、爱好等等,对于主要群体是已婚中年白男的 OnlyFans 用户来说,付费聊天也像是在购买另类的心理咨询,是一种 “始于颜值,终于陪伴”的交互逻辑,不是纯荷尔蒙,「EVE」似乎也更有机会从类似的方向进行突破。

图片

OnlyFans用户画像|图片来源:

《OnlyFans 用户的性态度和特征》论文

「EVE」同样不具备真人的优势,所以需要更多的交互玩法和记忆能力来培养熟悉感,后者也就是记忆能力尤其重要,这样才有机会进入更加深度聊天的部分。当前,「EVE」面临的最大挑战实际上是来自于技术层面,对于一家成立刚过半年的 AI 初创公司而言,一些用户已经对能否实现预告中自然的语音交互、动作神态以及合格的记忆能力表示了担心。

写在最后

最近一则“2018 年日本男子与初音未来成婚”的海外新闻又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翻红,6 年后的今天乙女游戏等产品成功完成了市场教育之后,更多的人对这样“跨次元”的恋情表示了理解。无独有偶,就在上周一位名叫 Takashi 的日本程序员决定用光积蓄买下钻戒,向电脑里的 AI 女友求婚,「EVE」预告片里的一句话大概很好地回应了这个故事,它说“技术的尽头,爱意的开始”,也更让人期待到底「EVE」们会把我们带向怎样的未来。

图片

「EVE」PV

参考文章:

爆雷后仍拿下3000万月流水,这款男性向恋爱手游杀出来了?游戏葡萄

首月流水3000万,这个不被大多数发行看好的品类,如今打了多少人的脸?游戏陀螺

二次元公司投身“AI老婆”创业、B站首曝火了,海外已有月收入3000万产品,GameLook

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new.ylfx.com/shangxun/1060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