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一系列提振经济政策密集出台,债市行情“急刹车”遭重挫。
本周二开始,央行推出政策“大礼包”、政治局会议非常规提前召开,一系列利好政策一举扭转了市场风险偏好,权益资产与长债出现“跷跷板”现象。随着本周五央行降准降息正式落地,债市继续承压回调。
据市场人士分析,除了股债“跷跷板”效应的因素之外,降息降准释放的宽货币信号也带来了债市宽货币预期的集中兑现,考虑到围绕降息债市此前已较多交易,利多出尽环境下市场止盈情绪发酵。
周五,30年期国债重上2.3%关口,各期限国债期货均创历史单日最大跌幅,今日,国债现券回调幅度继续加深。
早盘交易时段,银行间中长期利率债加速下挫。10年期国债现券活跃券(240011)收益率盘中上行7.25BP,报2.25%;30年期国债现券活跃券(230023)收益率上行9.5BP,报2.425%。
自9月24日低点以来,按盘中价计,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累计上行逾22BP,30年期国债收益率累计上行逾26BP。
多只基金、理财产品大幅回撤
随着债市回调幅度加深,头部理财子产品净值也出现大幅波动。
Wind数据显示,截至周五,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本周累计下跌0.22%,其中27日单日最大跌幅为0.24%。
Choice数据显示,截至周五,全市场超6600只债券型基金(不同份额分开计算)中,近300只产品的区间单位净值跌幅超过1%,近4500只产品的区间单位净值增长率为负。从基金类型方面看,跌幅较为大的债基多为纯债型基金。
多个固收理财产品也出现显著回撤。Wind数据显示,近一周内共有741款固定收益类理财出现净值回撤,25款回撤幅度超过1%,近三成回撤幅度超过0.01%,涉及招银理财、兴银理财、中邮理财等多家头部理财子公司。
东方金诚发展部部门总监冯琳认为:
“中长期来看,走势还需观察政策效果,在政策效果显现并带动基本面预期扭转前,债市趋势难以根本性逆转,这也将约束短期市场下跌空间。”
有分析指出,短期债市迎来调整,对于理财产品净值表现产生一定扰动,对配置固收类理财占比较高的理财公司影响更大,“尤其部分通过加杠杆实现高收益的产品对利率的变动较为敏感,应警惕潜在的破净风险。”
市场反应到位了吗?
站在当前位置看,市场反应到位了吗?
国投证券尹睿哲、刘冬分析表示,债市这一轮调整将如何演绎,还取决于后续基本面的表现。
报告将2016年以来债市的下跌划分为两种常见模式:一是微观过热型,二是宏观驱动型:
微观过热型调整时,利率上行幅度一般在20BP左右,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个月。
在宏观驱动型下跌中,信用利差一般大幅走阔,而在微观过热型下跌时,信用利差反而小幅收窄。
按照当前回调幅度看,20BP的调整幅度已经与以往的“微观过热型”调整幅度比较接近,但调整时间上还偏短,后续是否演化为“宏观驱动型”,还需要耐心等待基本面的验证。
在国投证券看来,后续三组基本面指标值得关注;基本面高频指标是否止跌;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是否止降;地产是否“止跌回稳”。
国投证券指出,由于增量政策尚未“出尽”,市场对于财政政策仍有较高期待,当前市场对于这一轮稳增长政策反馈路径可能尚未进入“等待验证期”。
华西证券认为,从理论视角看,10年国债利差定价中枢为2.10%,30年国债为2.30%;从市场预期看,10年国债收益率的市场合意区间或为1.97%-2.10%,30年国债则为2.16%-2.30%。
还有哪些增量财政可能出台?
随着中央机构支持性政策接连出台,叠加政治局会议释放未来或有加码政策的信号,市场对增量政策的预期逐渐升温。
广发期货国债期货员熊睿健认为,今日债市下跌应包含了两个驱动,除了股市快速拉涨对市场风险偏好的抬升,还有一重因素在于政治局会议后对增量政策的预期。
有业内人士指出,随着3.8万亿新增地方专项债和3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下达,与年初预期相比,预计资金缺口仍在1万亿左右,在促进国内经济增速企稳回升的背景下,为发行国债等增量财政政策提供了空间和条件。
华西证券表示,当前可能动用的财政工具分为以下几类:一是无需经过人大审批的工具,如使用国债剩余限额、政府债结存限额。二是如追加财政工具规模在1万亿以上,可能需要人大审批的新增限额。
因此,报告指出,如有政府债增发,落地时点或在10月下旬人大常委会之后的11-12月,而10月或加速发行年内剩余额度,为后续增发留出空间。
据此,华西证券认为后续对债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:
一是政府债缴款形成政府存款,吸收市场流动性,对资金面形成短暂冲击,但我们预计这一影响相对可控。但在央行降准幅度扩大的背景下,预计资金面不会出现明显紧张的状态。
二是影响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预期。如果四季度增发1-2万亿政府债,首先是直接计入社融,对全年社融存量同比拉动效应约为0.3-0.6%。其次对GDP的拉动,可能要考虑资金去向,如果增发国债用于化债用途,可能并不会带来新增产出。
三是直接的供给压力,这可能主要取决于供给期限。如果是短期国债占比更多,则冲击可能相对较小,因为央行买债的缘故,大行对短期国债的需求在明显增加。而如果都为超长国债,则集中的供给冲击或将带来一定压力。
本文转载自“
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new.ylfx.com/toutiao/5790.html